可吸收縫線在人體內是如何被吸收的?
作者:山東博達醫(yī)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25-5-16 本文被閱讀 172 次
可吸收縫線在人體內的吸收過程是材料與人體生理環(huán)境相互作用的生物降解過程,主要通過水解反應和酶催化降解實現(xiàn),具體機制因材料類型而異。以下是詳細解析:
適用材料:聚乳酸(PLA)、聚羥基乙酸(PGA)、聚己內酯(PCL)等聚酯類聚合物。
過程解析:
1,水分滲透:縫線植入體內后,組織液滲透進入材料內部,引發(fā)酯鍵(-COO-)斷裂。
2,鏈段分解:高分子鏈斷裂為低分子量寡聚物,進一步水解為單體(如乳酸、羥基乙酸)。
3,代謝排出:單體經人體代謝途徑(如三羧酸循環(huán))分解為 CO?和 H?O,或通過腎臟排出體外。
關鍵特點:無需酶參與,降解速度主要取決于材料親水性(PGA>PLGA>PLA)和結晶度(結晶區(qū)降解慢于無定形區(qū))。
適用材料:天然高分子材料(如膠原蛋白、殼聚糖)或部分合成聚合物(如聚酸酐)。
過程解析:
人體組織中的蛋白酶(如脂肪酶、酯酶)識別并結合材料表面,催化化學鍵斷裂。例如,膠原蛋白縫線可被體內膠原酶分解為氨基酸,參與蛋白質代謝。
關鍵特點:降解速度與局部酶濃度相關(如炎癥部位酶活性高,降解更快)。
下一條:不同類型的可吸收縫合線在人體內的... | 上一條:合成可吸收縫線的吸收速度可以人為... |